汨罗废品回收污染严重 900多家小作坊“三废”直排

    8月初,汨罗市新市镇团山村团山小学一名李姓老师致电湖南日报96258新闻热线称,新市镇团山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废品回收加工作坊污染极其严重、几百家店(作坊)长期非法生产和排污,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特别是位于区域中心的团山小学近300名师生的生活和健康。接到线索后,湖南日报记者联合相关部门来到现场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核实和调查。

    现场:污水直排,“三废”乱放,区域环境严重恶化

    8月10日,记者联合省人大环资委、省环保厅等部门来到地处汨罗江中游南岸的汨罗市新市镇团山村走访调查。该村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22个村民小组,2780人,外来人口与本村人口持平。2000年,汨罗市政府在团山村开辟再生资源市场(废品回收市场),生意一度红火。

    在现场,记者看到,团山村众多非法加工作坊乌黑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非法直排。在部分沟渠中,污水恶臭逼人。经同去的环保厅工作人员采样检测,其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超过国家排放标准4.01倍、1.25倍。

    这些直排的污水,造成了严重的水系污染。据汨罗市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的水质调查报告,该区域地表水均为劣V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石油类。该市场下游3公里即为汨罗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汨罗江上的该市自来水厂取水口窑州断面粪大肠菌群、总磷、铁,分别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0.6倍、2倍和3倍。

    由于废水、废气无组织排放,危险废物乱堆乱放,任意处置,土壤也受到严重污染。团山村4组村民孟庆国告诉记者,他家老屋有一口井,深6米,潜水泵放下去一年半后突然抽不上水来,下去一看,铁制的水泵已被硫酸水、工业用盐、烧碱腐蚀得散架了,潜水泵原物还在,锈迹斑斑。而众多作坊长期非法加工塑料,排放的毒烟中含二恶英等剧毒致癌物,空气中弥漫着说不出的难闻气味。

    背后:900多家小作坊无环保手续,长期非法经营生产

    记者实地采访了解,该市场有486家店(作坊)单纯从事废品收购,另有443家均从事废品回收加工混合经营和非法生产,均无环保手续。 特别是从事电子垃圾回收拆解的经营户和金属熔炼企业均无特许资质,“三废”无组织排放,危险废物乱堆乱放,长期非法生产经营。

    恒泰塑料颗粒厂原来一直在汨罗市城区的山塘路城关中学附近长期非法生产,污染比较严重。后环保部门将其关停。该厂今年7月份又搬至新市镇团山村15组继续非法生产,将聚氯乙烯废旧塑料管破碎磨粉,没有任何手续,破碎工序产生的废水和磨粉工序产生的粉尘,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致使废水、扬尘直接排放露天环境。

    “市场没有任何环保设施,未落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湘环评[2006]69号文件)的要求”,环保部门介绍,该市场没有配套建设相关公共卫生及环保设施,无规范有效的排污渠道,生产区、生活区混杂,生产加工和生活污染叠加累积。

    据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工作人员介绍, 各种废品回收加工小作坊盲目扩大规模、无序发展。不仅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留下了安全生产隐患。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小作坊,发现其生产现场脏乱不堪,加热的塑料散发的恶臭,使人窒息感强烈。几名工人将破碎的废旧塑料加热,化为塑料泥,通过机器抽制成线后,剪断成为颗粒,再装进印有韩国等地商标的包装袋中,假冒进口原料。据生产工人现场介绍,这家作坊的老板安排他们用这种塑料颗粒,长期就地生产医用注射器、塑料输液瓶和输液管,日生产数量惊人。

    治理:首先开展垃圾

    治理,未来将打包整改升级

    据汨罗市环保局驻团山村第一书记彭亦斌介绍,团山村是汨罗市循环经济发源地之一,冶炼企业、造粒企业、收购企业很多,这些小作坊式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之初为汨罗市域经济发展做了贡献。近年来,该市场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周边群众特别是位于市场中心的团山小学近300名师生对此反映强烈,长期投诉和举报不断。

    2013年,团山园区整治办、汨罗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多家联合,对全市范围内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的企业关停60多家,其中判刑1人,行政拘留16人,这其中就包括团山村的十余家企业。2014年,汨罗市派公安局政委、环保局长进团山村联点,结合团山村实际情况,采取疏堵结合办法尝试解决团山污染问题。

    汨罗市市长周金龙介绍,接下来,将整合资金把影响团山村村容村貌的垃圾问题先行治理,建设垃圾站、成立专业垃圾清扫队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造粒企业、冶炼企业逐步进行关停。同时,将争取三到五年内,把团山污染企业的治理整合成一个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力争在团山村建成一个专业收购市场、一个冶炼市场、一个塑料市场。逐步改变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将经营区和生活区分开,扭转团山环境现状。